晋城市人民政府
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山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由2015年度晋城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市、区)政府”)、晋城市政府各委、办、局(以下简称“市级机关”)和晋城市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而成。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处理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八部分组成。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晋城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晋城在线”(www.jconline.cn)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晋城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联系(地址:晋城市凤台西街289号市政府综合大楼261A室,电话0356-2198496,电子邮箱:jcxxgkb@163.com)。
一、概述
2015年以来,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和国家、省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市继续深入推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着力在落实条例内容、夯实工作基础、拓宽公开渠道、突出重点领域上下功夫,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稳步推进。2015年以来,我市健全完善监督机制,综合发挥层级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等作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及时对全市的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监控,采取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等办法对全市各级各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和各单位联系,督促各单位及时更新、完善、规范网上公开内容。
(二)积极稳妥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我市准确把握《条例》内涵和《意见》要求,明确“一事一申请”原则,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和答复工作,同时对有关记录保存备案。对于申请事项不属于本单位信息公开范围或无法按申请提供信息的,主动与申请人沟通,做到依法有据、严谨规范、慎重稳妥。
(三)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呈现多样化。在充分发挥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政务信息平台建设,同时运用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等新媒体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全方位为群众及时完整提供公开信息。
(四)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队伍建设。结合政府网站普查契机,积极推进我市政府网站内容建设,并于2015年4月17日召开全市政府网站普查工作培训会议,邀请省、市相关专家进行了授课,市、区县两级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网站信息发布、互动交流、便民服务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的主要内容。2015年全市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0261条,其中市级机关4826条,县(市、区)及开发区25435条,电子化率达100%。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 1362条,占4.5%;决策类信息847条,占2.8%;政策法规类信息1876条,占6.2%;行政职权类信息1695条,占5.6%;工作动态类信息11469条,占37.9%;其他信息13012条,占43%。
(二)公开形式
1.政府网站
“晋城在线”作为本市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对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设置进行了优化,下设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机关与县(市、区)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报、依申请公开等子栏目,还与市级机关、县(市、区)政府网站建立了链接,增强了全文检索功能,方便市民查阅各政府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2.政府公报
通过《晋城市人民政府公报》公开重要行政法规,各政府机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机构设置、大事记等信息。市政府公报每月一期,通过市、县、乡三级党政机关、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等免费向公众发放,每期发放量达3850多份。各县(市、区)也陆续出版政府公报,公布辖区内的重要政府信息。
3.公共查阅点
市档案局已汇集了74个市级单位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800多人次。全市两级政务大厅、便民服务站共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85000多人次。
4.新闻发布会
2015年成功举办了3场新闻发布会:一是晋城市召开2015年“两会”新闻发布会;二是市工商局召开消费者权益日宣传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三是市环保局召开2015年全市环保执法情况新闻媒体通气会。
三、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要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5〕54号)文件精神,我市结合实际,及时传达通知精神,安排部署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要求各牵头单位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目前,各项重点工作都取得了有效进展。
(一)行政权力清单公开情况
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印发了《关于全面清理行政权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通知》(晋市政办〔2015〕10号),召开了全市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动员大会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培训会,制定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方案,成立了晋城市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联席会议。目前,已完成依法审核确认阶段、细化责任事项阶段、建立权责清单阶段和“三报三审”工作,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和法制部门的合法性审查,共确认市直46个单位(其中政府工作部门31个、事业单位15个)的权力事项共计3143项。
(二)财政资金信息公开情况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全市93个部门公开了市2015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其中,部门预算公开已公开至经济科目“款”级,功能科目“项”级。及时公开了批准的预算、调整预算、决算、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及报表,对举借债务情况作出了说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公开了分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进一步推动财政性资金透明、规范运行,切实保障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情况
及时通过媒体、网站等公开廉租房保障性住房配售方案(包括房源地址、数量、套型、建筑面积、楼层、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配租配售方式等内容)、申请人信息及配租配售结果,土地利用规划、出让公告、成交公示和供应结果等相关信息50余条。对2015年实施的泽州路道路改造工程、文昌街人行道改造工程等九项工程项目用地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附属物进行征收,及时在晋城在线、太行日报、市住建局官网等媒体进行了通告公示。市国土局官网设置了土地市场、矿业权公开专栏,及时公开信息,2015年公开市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7条,出让结果5条,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1条,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结果9条;公开我市采矿权出让公告1条,出让结果1条,审批结果20条,转让公告1条,进一步规范了土地征收、国有建设用地使用和矿业权出让等工作的信息公开。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开通了全国统一的“12329”服务热线,试行了手机微信平台查询个人公积金数据业务,方便职工及时查询了解个人相关信息,有效推进了统一的集查询、咨询、投诉受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政务公开和便民惠民平台建设。
(四)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情况
在涉及城建、环保、农林水等公共利益和民生领域的政府投资项目上,通过晋城在线、晋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官网、太行日报及时全面进行信息公开,将所有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均纳入监察范围,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概况、投资规模、建设单位、立项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招标公告、中标公示等信息内容。
(五)公共服务信息公开情况
以市人社局门户网站为平台,设置工作动态、政策法规、政务公开、网上办事、12333咨询等34个栏目,为社会和公众提供50余项服务,同时,通过乡镇劳动保障所经办服务大厅电子屏、宣传册、宣传彩页和微信等方式,定期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信息,还及时发布了2015年度基本医疗、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及基本医疗保险期限、工伤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内等信息。积极发挥便民服务厅和12333便民热线作用,主动宣传政策法规,面对面听取、答复群众诉求,及时反馈解决情况。市民政部门圆满完成了城乡低保提标任务,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30元、25元,提高幅度达到6.89%和12.4%,超出省政府确定的6%和11%的目标要求。全面建立了市、县、乡镇(街办)三级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出台了《晋城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操作流程》,全面启动了信息核对工作。2015年共核对36231户、50788人。认真组织开展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专项整治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极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出台了《晋城市临时救助暂行办法》。截止2015年底,我市城市低保人数10069户、18973人,发放低保资金8684.1万元。农村低保人数50722户、64889人,发放低保资金15824.1万元。临时救助9129户(次),发放救助金1068万元。继续落实和完善“一站式”医疗救助制度,全年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14654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551.4万元。按时完成五保供养提标任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每人每年分别提高300元、500元,全市共保障五保对象6536人,支出供养金2506.1万元,集中供养率达29%。市教育部门以市教育网、晋城在线为平台,就义务教育均衡化政策措施、中小学招生方式、招生政策、招生计划、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和各学校年度预、决算等,及时地社会进行公示。市卫计局扎实做好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公开,主动公开日常工作动态、应急管理、部门预决算、行政许可流程等,全面推行医疗收费公示制和药品网上阳光采购制。新修订了《晋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修订了《晋城市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问题,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组织开展了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医疗服务监督、打击非法行医等多项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及专项整治工作。
(六)国有企业信息公开情况
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晋城市市属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公开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要求公开市属国有企业重大信息,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生产经营管理、大额度资金运作、职工权益维护、环保信息等可能对出资人、企业和职工利益产生较大影响以及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
(七)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情况
我市始终把环保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不断加大环境质量、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力度。一是推进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实时发布市区及环境空气质量,每日发布市区及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每周发布地表水自动监测周报,每月发布地表水水质月报和饮用水水质月报,并于2015年6月1日发布了《2014年度晋城市环境质量公报》。二是加强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信息公开。按照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的要求,在公开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依据的现行法规、政策等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竣工验收情况进行了全面及时公开。三是强化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制定并公开了全市环境重点监管对象名录,及时公开了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问题处理情况和环境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情况。同时,加强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按季度公开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情况。
(八)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情况
加强科普宣传,在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普及食品药品科普知识。一是强化主动宣传、主动发声的意识,联合晋城人民广播电台,在每天早间“生活提示”栏目、晚间新闻前“晚高峰”栏目和“1072消费提示”栏目,播放5分钟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在市区繁华街道LED屏百屏播放科普短片,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三是在全市107辆公交车上循环播放药械不良反应法律法规和监测知识。四是通过晋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晋城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晋城ADR”等微信公众平台,借助“微信+微网”的模式,构建“平面推送+便民互动”立体服务方式,主要功能包含日常消息推送、微网站的信息公开、专题专栏、便民服务等板块,已推送科普消息2400余条。
(九)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信息公开情况
推动了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指导督促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和机构制定完善社会捐助公示制度,重点公开募捐活动、受赠情况、款物使用、慈善项目实施等相关信息。市民政局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共接收69个单位3159人,共计144660元捐款,并在网络、报刊等大众媒体上进行公示。截至12月底,市慈善总会共募捐善款2968余万元,支出善款2852余万元,涉及受助人口2万余人。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5年市级机关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9件,全部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并备案。
五、咨询处理情况
全市共接受市民咨询435870人次,其中现场咨询179835人次,答复率100%;电话咨询187632人次,答复率100%;网上咨询23356人次,答复率100%;市长热线45047件,答复率99.97%。咨询内容主要涉及住房建设和供水、供气、供暖、供电,物价稳定、税收征管,行政许可、工商登记、年检服务,家电汽车下乡政策、地震科普知识,公司改制、民营经济,农机补贴政策,公务员考试、残疾人保障、城市低保、医疗卫生、教育收费等方面。
六、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全市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产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情况
2015年,市、县两级财政均将政府信息公开费用纳入年初财政预算,保障了全市政府信息工作的正常运行。2015年全市未收取任何有关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方面的费用。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全面总结2015年以来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部门仍然存在“三重三轻” 和“两多两少”现象,即:重实体公开轻程序公开、重结果公开轻过程公开、重表态公开轻动态公开,事务性、程序性、结论性公开的多,办事过程、决策过程公开的少,事后公开的多,事前、事中公开的少。二是部分公开主体在依法行政、按规行政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对一些“敏感”信息心存顾虑,不愿公开、不敢公开,没有从政府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的高度来认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作用。三是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财政信息今年虽然在“三公”经费信息公开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信息发布还需加大推进力度;重点医院医疗服务收费、国有企事业单位招录等公共服务类信息发布量偏少;国有企业财务、信用信息等部分公共监管信息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新媒体应用情况还需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应用应凸显互联网的“主角”地位。虽然我们在新媒体应用上作了一些积极的尝试,但在技术层面和公众影响力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在继续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进一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快推进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公开权力清单及权力运行流程制度。加强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取消、下放、清理以及实施机关变更的行政审批项目信息。推进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加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力度。推动其他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
(二)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继续推进以行政权力运行、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管等五个方面为重点的信息公开,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府采购、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保障房分配、医疗服务收费、高校招生等信息公开力度。健全和完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和程序,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信息新闻发布工作机制。
(三)进一步推进市属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进一步拓展办事公开领域,继续推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住房、医疗、教育、供水、供电、金融、电信等单位的办事公开,进一步规范办事依据、服务程序、服务时限、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监督渠道。加大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办事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
(四)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机制。完善受理、审查、办理、答复和保存备查等各个环节的流程,依法按规满足人民群众的特殊信息需求。及时动态发布依申请公开目录,引导公众正确行使申请权和救济权。加强对依申请公开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的总结和研究,及时报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典型案例。
(五)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机制建设。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统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基础框架标准目录体系和信息录入规范标准。继续做好重要政策解读机制和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机制,及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发布重要政策解读信息,健全和完善新闻发布各项流程,推进重要政府信息及热点问题定期有序发布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