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庸
国庆节之后,以凤台街改造提升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及利民工程将陆续在晋城峻工启用,这标志着晋城的城市品质又有了较大的提升。提升晋城的城市品质,是一件关系到晋城的对外开放,转型跨越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大事,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极力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可以说,它的点滴变化时刻要牵动每一个晋城市民的心。
我作为一个在晋城已经生活了几十年,并注定要与它厮守终生的晋城市民,对提高晋城的城市品质自然格外关心。我不仅时时注视它前进的步伐,天天享受它带来的好处,由衷赞美它向好的趋势,而且还始终观察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不由自主的要对一些问题进行相关的思考。现在,我就把自己有限的感受和思考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认为,城市的品质,就是一个城市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主要由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资源禀赋、管理水平、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来决定,而且大体上可以从城市的外观形象、设施状况、管理功能和社会风气等四个方面去评估。
城市的外观形象是展示城市品质的重要窗口,也是人们评价城市品质的直观依据。一个外地人初到一座城市后,这个城市的街容店貌、交通秩序、卫生条件、生态环境等,都会对他的感觉器官产生强烈的冲击,让他对这个城市的品质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晋城建市以来,由于历届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外观形象的打造,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城市的绿化、洁化、亮化和美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得力的措施,所以如今的晋城除了在交通秩序方面仍强差人意外,整体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一些外地人来到晋城后,总要对我们宽敞的马路、明亮的街灯、洁净的空气和较高的绿化率赞不绝口。可以说,晋城的外观形象已成为给我们的城市品质加分的因素。
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构成城市品质的要件,也是城市品质的物质性表现。城市作为大地上建筑物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作为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其它社会活动高度聚集的场所,总是对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先进性和配套性提出很高的要求,所以考察城市的品质总离不开考察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的基础设施种类繁多,既有同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又有服务于行政文化教育事业的基础设施;既包括供电、供水、供气、供暖,交通、照明等设备,又包括电话网、电视网、互联网,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电影院、剧院、医院、学校和公园。晋城建市以来,城市基础设施的数量年年增加,质量年年改善,建市初期普遍存在的缺水、缺电、缺气、缺暖等问题,以及乘车难、看病难,购物难、上学难、打电话难等现象都己荡然无存。但同时还要看到,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除了在公共性、先进性和配套性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外,按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来衡量也有不少缺项。且不说那些只有在大都会城市才有的机场和地铁,即使为解决当下日益严重的市内堵车问题所必须的立交桥和地下通道也极为少见。我们建市已经27年,但市一级的图书馆至今尚在建设之中,更休提像在某些沿海发达城市一样,大街小巷中都有方便市民学习的读报室和阅览室。毋庸置疑,这些都会为我们的城市品质减分。
如果说,城市的外观形象和基础设施是影响城市品质的硬件,那么城市的管理则属于软件。城市的管理功能是否同城市的发展相适应,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工程和基础设施能否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关系到城市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能否完整善的建立。众所周知,城市的管理功能由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操作来体现。晋城建市以来,这“三管”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持续发展过程,但相对于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而言,管理操作显然一直是弱项。或者说,我们的城市管理在执行力上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晋城的宾馆饭店设施一直很先进,星级饭店的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但由于不少高档宾馆饭店由于管理不周,普遍不愿接待来晋城旅游的团队用餐,结果挫伤了外地旅行社组团来晋城旅游的积极性,导致先进的旅游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据我个人观察,如果从具体操作上看,晋城的城市管理还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空间的维度上未能实现均衡化。即城市的有些地方管得好,有的地方管得差;有的地方管得严,有的地方管得松。比如前几年我市曾推出了几条“严管街”,就让人觉得既然有严管街,莫非还有“松管街”和“不管街”不成?事实上,凤台街和泽州路平时就管得严,因而交通秩序和卫生状况良好;而车辆密集的书院街就管得松,平时难得有维持交通秩序的警察出现,所以多数时间那里是既拥堵又混乱。二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未能实现常态化。常常是有了重要的检查评比活动或高层领导莅临视察时,相关的管理部门和执法机构就兴师动众,掀起轰轰烈烈的管理“高潮”,城市的面貌也顿时改观。但这样的活动一结束,一切又很快恢复原状。显然,这种运动型应付型的管理执法除了能为我们的城市争得一时的面子外,绝对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品质。三是在职能的维度上未能实现精细化。现在中国的所有城市都在快速的发展,城市的品质都在同步的提升,从宏观上看城市之间已难分伯仲,所以城市在品质上的差别常常只能由细节来判定,从而才有了“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区分优劣,细节体现高低”的说法。如果从细节上观察,我们的城管职能的确存在着不少暇疵,现举两例:其一,阅报栏现象。在城市的基础设施中,阅报栏肯定是“小字辈”。但阅报栏虽小,作用甚大,它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时政要闻和经济文化信息的重任,所以凡是文明度高的城市,大街小巷上必然有很多阅报栏。在我的记忆中,晋城建市以来,有两次大规模的设置阅报栏行动,一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党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决定”公布以后,另一次是本世纪初时任市委市政府换届后不久。但两次都因为疏于管理,导致设置阅报栏的行动虎头蛇尾,有始无终。阅报栏刚设立时,在街头巷尾亭亭玉立,既美观大方,又吸引了众多的市民阅读,从而构成街头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委市政府附近的阅报栏报纸还有人及时更换,远处的则经常无人打理。久日久之,大多数阅报栏不是有名无实,就是逐渐破损直至完全消失。此种情况谓予不信,上街一看即知。其二,电子时钟现象。近几年晋城在推进城市美化和亮化的过程中,有不少店铺和单位都在临街的大门上安装了带有电子时钟的LED标志。这种高科技的标志牌日夜闪光发亮,确实为我们的城市增色不少,可惜它显示的时间普遍不准。我曾沿街逐一观察,这种时钟显示的时间有的与北京时间相差几分钟,有的相差数十几分钟,反正在一条大街上,根本找不到两个显示时间相同的时钟。公交车上的电子时钟也是如此。有钱安装电子时钟,却懒得动手调整,这不是管理问题是什么?谁要是按它们显示的时间安排活动,非误事不可。试问安这种时钟有何用?更让人困惑和感慨的是,有一家眼科医院门诊部门前的电子时钟,显示的时间竟与标准时间相差半小时以上。试想,眼睛是人体中最为珍贵最为精密的器官,眼科医生理应有精准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眼疾患者来到一家连门前的时钟都调不准的医院看病,怎么能放心?以上两例虽然涉及的都是管理细节问题,但一个城市连这样的区区小事都无法管好,高科技的智能化管理又从何谈起。
与城市的外观形象、基础设施和管理功能相比,城市的社会风气可能是影响城市品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一个城市的社会风气可以从城市精神、市民观念和日常行为三个方面去观察。首先,2008年经过全市人民的大讨论,时任晋城市委把晋城精神正式确定为“崇实守信、开放包容、争先创新”。可以说,这十二个字也是对晋城城市精神的精辟概括。近几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上晋城精神,对改变晋城的城市风气的确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在思想观念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晋城市民的法治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以及以人为本和社会和谐的意识都有明显的增强,尤其是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广大市民的思想观念更是有了质的提升,它对净化晋城的城市风气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再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淡化理想、崇拜金钱、追慕权势、贪图享受等消极思想对晋城市民也有程度不同的影响,表现在市民的行为上,一方面是助人为乐,扶危救困、见义勇为,公而忘私的社会正气有所上升,另一方面是不文明的行为也随时可见,如不讲卫生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讲公德的损害公物,弄虚作假;不讲秩序的乱设摊点,乱闯红灯;不讲理性的表达诉求,围观起哄;不讲克制的放纵感情,高声喧哗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对晋城的城市品质产生了一定的伤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纠正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有人把市民行为的不文明简单的归结为市民的素质不高,但这种说法及表不及里。我认为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出现,固然同市民的素质有关,比如我们的大多数市民都是进城不久的农民,难免带来一些有违城市公共空间规则的农村生活习惯,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城市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我们知道,制度的建立全在于假定,假定市民的素质高,就会制定出不好的制度;假定市民的素质低,才能制定出好制度。人性从来都是善恶并存,在不好的制度环境下可以激发人性中的恶,如在文革中就出现了“打砸抢”;在好的制度环境下可以催生人性中的善,如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就出现了大量感人的事迹。所以要想改良市民的行为,要想提高市民的素质,就必须从建立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做起,并且应不断加大执行的力度。因为只有对不文明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止和有威慑力的处分,才能使违规者印象深刻,从而产生改正的压力和动力,才有可能提高市民的素质。如果不从管理制度上去检查,只在哪里一味的抱怨市民素质不高,或仅限于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满足于发出一些善意的呼吁,必然与事无补。
最后应当说明,提高城市的品质是一个包括优化城市的外观形象、健全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的管理功能、改变城市的社会风气等内容的庞大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想把我们的晋城建设成一个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开放之城、幸福之城,要想使晋城的定居者平安、创业者成功、投资者满意、求学者进步、医病者康复、办事者顺利、购物者称心、旅游者愉快,就只能从提高城市的品质入手。当然,要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写一本书也不够。我在这里只能根据自己的有限见闻,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挂一漏万的谈一些认识,如果所言不谬,能起一点启迪他人的作用,吾愿己足。
城市品质个人谈
责任编辑:
政府办政报李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