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城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见新见绿”重要指示,抢抓机遇,以供给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持续推进“4+1”高质量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结构日趋协调,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书写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壮美华章。

  阳泰龙焱碲化镉薄膜光伏产业基地项目是阳城县在“4+1”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引进的一项新兴技术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占地103亩,2017年10月动工建设,2018年1月就完成了部分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实现了边建设,边生产。项目主要进行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研发、生产及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当地的“百村光伏”扶贫工作,并完成了在临汾、吕梁、忻州、运城、长治五个市级代理的布点。

  “见新见绿”倡导的是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阳城县作为内陆经济后发地区和生态屏障地区,最根本任务就是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阳城提出“见新见绿”指示,十年来,阳城县牢记指示、感悟指示、践行指示,扬长避短、因势而谋,把握加快绿色发展的新机遇,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阳城的产业之变,印证了“见新见绿”的真理感召和实践力量。

  为推动全县经济转型发展,阳城县提出了“打造全域旅游样板、争当能源革命尖兵、争做双创发展示范、当好对外开放前哨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4+1”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积极转型、创新转型。

  十年来,阳城县着力打造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持续巩固提升皇城相府、蟒河景区、析城山景区、天官王府景区、砥洎城景区等骨干景区,大力实施“五十百千万”(50个田园小镇、10个A级以上景区、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000种旅游商品、1万个农家乐)旅游振兴计划。国际徒步大会、农业嘉年华、商汤文化研讨会持续举办,蟒河猕猴文化节、东方古堡文化节和乡村节庆活动此起彼伏,“悠然阳城、康养胜地”品牌叫得更响更亮。

  十年来,阳城县把陶瓷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扩规模、拓领域、搞研发、抓物流、树品牌,通过举办展会经济,推动陶瓷产业持续发展、不断壮大,逐步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陶瓷企业达21家(园区16家),建筑陶瓷生产线32条(园区26条),年产规模达1.9亿平方米(园区1.4亿),产值40亿元(园区30亿元),直接就业约1.2万人,间接就业约2万人。

  十年来,阳城县大力推动清洁能源革命。依托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推进“气化阳城”建设,11个乡镇8万户居民和三大工业园区21家企业、640家商铺用上了清洁能源;利用电厂余热进行供热,推进“温暖阳城”建设,供热面积560万平方米,3.5万户受益,项目全部完成后,“一城七镇”22万人可实现温馨取暖。

  十年来,阳城县着力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建成北方地区一流的蚕种生产基地,年制种达20万盒。年养蚕8500多户,养蚕2.4万张,产量220万斤左右,产值5500万元左右。世界500强企业温氏集团落户阳城县,生猪养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投资9.6亿元的阳城中国农业公园成为推动“农业+旅游”创新发展的经济新引擎。

  十年来,阳城县加快铁峰化工和鑫途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逐步投产见效。金象化工、兰花田悦化工、阳电技术改造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十年来,阳城县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征弘食品、瑞亚力产业园、碲化镉等一批转型项目加速推进;煤炭革命深度推进,优煤易购交易网络全面上线。

  十年来,阳城县补短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阳蟒高速、八甲口快速通道、太行一号风景道、张峰一干渠郑庄至芹池段供水工程、沁河(润城段)生态景观治理工程、四馆一院、明旭通用机场、?泽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等建设有序推进,为全县高质量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

  2008年至2018年十年间,全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生产总值由101.8亿元增加到23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43.7亿元增加到84.5亿元。结构调整取得新步伐,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3.9:72.3:23.8优化为3.6:61.4:35。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十年来阳城县经济发展迅速,一产更稳、二产更强、三产更优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凸显。

  阳城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赵中怀说:“作为宏观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我们要继续践行“见新见绿”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大力践行“谋在人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理念,积极对标想得更早、站得更高、谋得更深、抓得更紧、推得更快、干得更实的工作标准,以钉子精神抓参政设谋,以狮子精神抓项目攻坚,以工匠精神抓改革深化,以保姆精神抓民生服务,以蜜蜂精神抓队伍建设,全心全意为阳城经济转型发展服务,为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县域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体现发改担当,展现发改作为。”(供稿:阳城县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