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丝麻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我市纺织工业主要集中于丝麻特色纺织服装领域,多年来坚韧求存,持续创新,展现了较强的生命力。为了在我市“转型升级攻坚”的关键时期让纺织产业更好地发挥优势、挖潜升级、助力转型,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山西梅花丝麻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课题组,就我市丝麻纺织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从建国以来第一家机械化缫丝厂的建立,历经计划经济下国企带动阶段(1958-1988)、市场经济初期艰难探索阶段(1988-2006)、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阶段(2006至今),逐步形成了以丝麻纺织为主,涵盖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种麻纺纱、服装家纺、装饰刺绣等几大领域,具有晋城本地特色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行业格局。2016年全市纺织企业共79户,其中规模以上4户,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5亿元,利税总额1122.9万元,增加值1.0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0.1%,从业人员2000余人。

  (一)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特点

  1.产业基础深厚。我市地处黄河流域,土壤气候条件适宜,自周朝开始就有栽桑养蚕抽丝织衣的传统,明清时期逐渐兴旺,经建国后数十年发展,如今已建成年制种十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场两个,涌现出大批集约化养蚕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养蚕户。种麻纺纱在我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适合大麻生长的山区土地丰富,所产“潞麻”一度享誉全国。其他领域如印染服装、装饰刺绣、手工艺品等也都有一定规模,基本上形成了从原料到纺纱织布再到终端产品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

  2.产品质量过硬。“阳城蚕茧”以优良的内在质量指标成为我市第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洲公司拥有六项国家发明专利,掌控大麻纺织核心技术,参与制定多个行业标准,荣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贡献奖”,“中国麻纺知名品牌”“国家免检”等多项荣誉。“吉利尔”真丝系列产品荣获中国首批“高档丝绸标志”认证、是华北地区唯一入选产品。

  3.产业特色鲜明。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业原材料以植物、蛋白等天然纤维为主,吸湿、透气、环保、舒适;生产以丝麻纺织为主、棉纺混纺为辅;企业在古老工艺基础上不断研发创新,丝麻纺织、服装家纺、工艺刺绣等系列产品创意独特、构图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竞争力。

  4.政策持续扶持。市县各级政府对桑蚕茧丝产业提供了长期稳定有力的政策扶持。从对桑园、蚕棚、方格簇、小蚕共育等生产环节的补助到鲜茧收购补贴、养蚕保险,从资金扶持到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调整议价机制、政策宣讲等各种优惠扶助政策,实实在在保护了广大蚕农利益,夯实了蚕桑纺织业发展基础。

  (二)依然存在的几个问题

  1.创新能力不足,整体处于中低端水平。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业研发能力不足,装备水平较低,导致产品低档化、一般化、趋同化明显。企业研发投入普遍不足,自身研发能力不高,接单生产型企业较多;产品设计能力薄弱,现有产品多为仿制,利润微薄。

  2.企业小而散,市场竞争力弱。我市79户丝麻特色纺织企业中规模以上仅4户,其余均为小微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市纺织工业的58.1%。企业注册资本最大的7941万元,销售收入最多的2亿元。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阳城29户、高平22户、城区17户、沁水7户,陵川4户。企业之间配套协作少,同质低水平竞争激烈,承受市场风险能力亟待提升。

  3.销售渠道单一,以集团业务为主。纺织产品销售以原材料、中间产品为主,市场话语权不足。服装服饰、工艺饰品等销售以向学校、矿区等集团客户销售为主,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多数时候处于半饥饿状态。销售方式以线下销售为主,线上销售份额占比极小。

  二、国内外纺织产业发展形势及主要动向

  一是要素比较优势呈现新格局。发达国家在科技研发和品牌渠道方面优势明显,亚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我国总体仍然保持产业链齐全和规模竞争优势,但要素成本比较优势下降较快。原材料供应紧张,棉花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桑蚕茧产量下降,茧丝价格高位运行,麻原料种植严重不足,进口比例较高;劳动人口增长进入拐点,用工成本快速提升,人力短缺成为常态;资金、用能、物流等运营成本也不断提升。

  二是消费市场蕴含新空间。虽然作为世界第一大纺织出口国,我国出口整体放缓,量增价减,但新兴经济体购买力提升、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都为我国纺织工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未来新型城镇化推进、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基建、环保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投入增加,将进一步推动升级型服装、家纺消费支出增长和产业用纺织品消费快速增长。

  三是技术突破催生新变革。信息科技、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要领域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并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达国家在高端装备、高性能纤维、智能纺织等领域的制造能力不断增长。我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为纺织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提供了重要支撑。纺织产业正在向柔性智能精细化生产、服务型制造、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产业链集成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转变。

  四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局面。我国纺织工业已开始从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转移。新疆依托棉花资源利用优惠政策,大力建设国家重要棉纺产业基地和服装服饰生产基地;河南、安徽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地区;广西云南四川三个省份茧丝绸产业发展迅速;东北继续推动亚麻汉麻等特色产业发展并向周边开放需求发展纺织服装。

  五是绿色发展提出新要求。在国际贸易“绿色壁垒”门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国家战略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都对产业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纺织行业开始大力推进“绿色纤维”及绿色纺织品的认证,制定了行业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路线图,建起了行业节能减排数据库,鼓励企业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从原料、生产、营销、消费到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纺织循环体系。

  三、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优劣势分析与定位

  要顺应发展大趋势,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必须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找准自身发展定位。

  (一)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丝麻融合,品质优良,符合市场消费升级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国内纺织服装市场高品质、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断增长。丝绸、大麻和丝麻混纺产品以其透气、排湿、舒适、抑菌、抗紫外线等独特的健康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数千元的蚕丝被供不应求,大品牌的含麻服装价格不菲。2016年我市丝麻产品出口销售同比增长16%。

  上联“三农”下联“三产”,是就业扶贫、创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贫困地区群众而言,纺织产业门槛低、上手快,对精准扶贫、深度扶贫意义重大。在我市阳城县蚕桑业已成农民增收不可或缺的支柱。2016年阳城全县桑园面积10万亩,生产蚕茧350万公斤,收入1.35亿元。蚕农人均收入可达2700元,平均养一张蚕就可增收约2000元。冬春蚕闲季节,蚕棚还可以养食用菌一棚两用,增收效果显着。

  紧邻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具有联通国际国内大市场的近水楼台。郑州作为全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正在打造一个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其全国批发市场、品牌中心、市场联盟、纺博会等各种功能的平台齐备,可以为我市相关企业提供市场交易、研发设计、培训咨询、质量检测、集成创新等高含金量的资源配置服务。

  (二)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是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大幅增加。纺织印染是耗水大户。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用水相对减少,但印染加工平均用水仍达100-200立方米/吨。而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3.17亿立方米,可利用量7.13亿立方米,目前一二三产加生态用水实际使用量已超70%。在“十三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方案实施的背景下,大规模发展纺织印染难度很大。

  二是受人口规模限制,劳动力供应难以满足全产业链发展要求。据统计,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纺织业可吸纳1876人,服装业则可吸纳4464人,而全国工业每亿元投资吸纳就业的平均数仅为903人。根据郑州2016年纺织产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比例推算,我市纺织产业要实现GDP的3%-5%即30-50亿元增加值,则大概需要工人9-15万人,大致相当于我市整个制造业从业人数。显然短期内纺织业要实现大规模发展,将超越全市劳动力供应条件。

  三是受环境容量制约,纺织产业一些环节难以落地。发展纺织产业离不开印染。印染不仅是连接产业上下游的重要链条,也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关键环节。但印染废水排放量占整个纺织产业废水排放量的80%,且所排废水污染重、处理难度高、回用率低。而我市2016年全市废水COD排放2.88万吨,氨氮0.4万吨,现有排放已超标,难以再接纳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入驻。

  (三)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发展定位

  通过以上分析,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目前不具备全产业链大规模发展的条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精做强蚕桑基地和特色丝麻产品,加快融入大市场,建设特色丝麻纺织集聚区。

  四、我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发展重点

  要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按照《中国制造2025山西行动纲要》和《山西省“十三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等安排部署,紧扣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坚持市场导向、创新驱动、优化结构、绿色发展的原则,以特色纺织服装为主体,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重点发展四大产业。

  一是采取“公司+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基地(蚕业农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全国重要的蚕桑基地。加快桑园改造,引导鼓励兴办家庭蚕业农场,实行统一服务,规模经营。增加科研投入,推动品种改良,发展机械化采喂,提高单产效益。引导缫丝企业产能整合,优化工艺流程,研发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茧丝绸终端产品研发生产为重点大力推动丝绸消费。不仅要发展丝麻交织混纺的家纺、高端服饰等,而且要研发平价新面料、快时尚服装以及化妆品、营养品、艺术品等,细心挖掘市场,扩大消费体验范围。

  二是以绿洲大麻纺织核心技术为依托,加快大麻特色产业发展。要加快技术装备升级改造,积极推进绿洲大麻纺织智能化生产线尽快建成投产,进一步巩固大麻纤维、纱线、面料制造。要充分利用闲置非耕地和撂荒土地资源培育大麻种植基地。要坚持市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向家装、箱包面料延伸,重视与品牌终端企业的资源共享和捆绑式集成创新,生产时尚绿色环保的服装、针织、家纺等终端产品。

  三是整合扩容创新多元,力促服装产业提升发展。要树立“以需定产”思维,大力支持森鹅、景柏、吉利尔等自主品牌企业以丝麻终端产品研发生产为重点,在现有丝麻服装、功能型服装、职业装、劳保、被服、校服、民政救灾物资等单品进一步做精做细基础上,努力开发市场导向程度较高的品类。要围绕服装主业,以资本为纽带,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特别是向下游的物流、渠道、零售、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延伸,向多品牌、多品类、产品+服务式的生活方式品牌和配套服务提供商转变。

  四是挖掘潜力文旅融合,支持工艺饰品快速发展。要加大对桑树枝、根、叶、桑葚、蚕蛹蛾、蚕砂下脚料和大麻杆、根、叶、籽、花、大麻废料等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发展除服装服饰外的工艺饰品产业,如丝织挂毯、桑葚饮料、汽车坐垫、大麻鞋、大麻针织挂画、刺绣、布贴画等丝麻衍生产业。要将丝麻纺织、服装、工艺饰品的生产销售与晋城文化旅游业紧密结合,依托高平吉利尔、凤林刺绣、沁水柳府织造、晋氏织造等企业,加强对蚕桑丝绸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统技艺的挖掘,建设蚕桑旅游休闲科普基地、传统手工艺特色小镇等,通过特色产品讲述晋城故事,共同成就晋城地域纺织服装文化品牌。

  五、保障措施

  (一)重视发挥企业家精神,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

  纺织产业市场化程度高,而搏击市场靠的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业创新精神。要鼓励支持企业家勇担使命、主动作为,领衔壮大龙头企业。围绕现有的棉纺针织、丝麻家纺、服装鞋帽等既有产业,引导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兼并、重组、整合,苦练内功、精益求精,努力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装备,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水平,争当细分领域冠军。要为企业家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环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各类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给予优秀企业家社会荣誉激励。

  (二)深度对接中原城市群,放大自身优势实现共享发展

  对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融入中原城市群大市场,是我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要以产业链衔接为基础,促进优势产业互动发展。充分利用我市丝麻纺织、服装服饰等独特资源优势与中原纺织面料印染加工等产业链充分衔接;充分利用我市能源化工基础和中原纺织服装面料市场发展己内酰胺、锦纶、拉丝等化学纤维,实现优势互补。要以公共服务共享共建为基础,实现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对接中原的高铁、高速、航空等综合交通物流运输通道。充分利用郑州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纺博会等平台,提升我市丝麻特色纺织服装企业资源配置能力。

  (三)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加快产业转型发展

  纺织业相关体制机制僵化保守,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桎梏,突出表现在山西梅花丝麻集团改革滞后、蚕桑产业规划管理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企业要素资源匮乏生存艰难等方面,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来加以破解。要加快山西梅花丝麻集团公司改革进度,在其资产划归新成立的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后,其原有人员中具备资产运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可以考虑吸纳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具有专业技术研发能力及其他一技之长的人才可分流至晋城市科研所(将山西省丝绸研究所职能合并至晋城市科研所);其他人员妥善安置。要创新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完善蚕茧收购制度,建立“晋城茧丝业持续健康发展基金”,并配套《基金使用办法》,当蚕茧市场发生向下价格波动时动用基金补助蚕农,保证蚕农取得合理利润;当白厂丝市场发生向下价格波动时动用基金给予加工企业一定补助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严格落实国家、省支持制造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围绕企业创新发展、智能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和“13710”效能革命,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九大专项行动,营造“六最”营商环境,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助推纺织产业健康发展

  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凝聚发展合力。依托市科技研发基地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纺织产业创新平台。依托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纺织服装板块专业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我市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联合龙头骨干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组建晋城市丝麻特色纺织产业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合作、检验检测、管理咨询、人才培训、法律维权、市场开拓等全方位服务。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和品牌推广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要积极扶持我市纺织产业优秀青年人才主持或参与重大课题、重点项目,用好省市人才引进政策,为急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人才就业服务环境,强化人才支撑。要加大宣传力度,征集晋城纺织特色标识,构建鲜明地域品牌,提升晋城纺织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课题组成员:成少宏  张 敏  李金珂

  乔明明  樊聚武)